喜迎二十大·庆祝建团百年

张太雷


来源:百度百科

张太雷(1898年6月17日—1927年12月12日),原名曾让,字泰来,学名复,自号长铗,参加革命后初名春木、椿年,后改太雷,男,汉族,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宣传家,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创始人之一和青年运动的卓越领导人,是广州起义的主要领导人。


1927 年4 月至5 月,在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对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作了尖锐的批评。会后调任湖北区委书记。7 月中共中央改组,他任中央临时政治局五名常委之一。8月7 日参加中共中央紧急会议( 即八七会议) , 当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 调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 并在周恩来未到任之前, 与杨殷、黄平等组织临时南方局。南昌起义后, 赶往潮汕地区组织群众斗争, 策应起义军南下。同年12 月与苏兆征、叶挺、叶剑英等领导发动广州起义, 成立了广州苏维埃政府,他任人民海陆军委员, 在苏兆征未到任之前代理苏维埃主席。12 日在乘车赶往大北门指挥战斗时遭敌人伏击, 不幸牺牲。


他是第一个被派往共产国际工作的中国共产党的使者、也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最早派往青年共产国际的使者之一,是党内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宣传家。张太雷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成为中共历史上第一个牺牲在战斗第一线的中央委员和政治局成员。2009年9月10日,张太雷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俞秀松

来源:百度百科

俞秀松(1899~1939),又名寿松,字伯青,化名王寿成,诸暨大桥乡人。他是中共上海发起组的成员,中共最早的党员之一,是党内历史上最早与王明交锋的斗士,曾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任书记、讨伐军阀陈炯明东路军总司令部参谋处一等书记、旅莫斯科支部支委、新疆反帝联合会秘书长、新疆学院院长等职。


1916年,俞秀松高小毕业后,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浙江一师在当时是南方传播新文化、新思想的阵地,与北方的北京大学遥相呼应。这个学校,为革命培养了大批人才。一些进步教师,如陈望道、夏丐尊、刘大白、李次九等,提倡白话文,宣传新思想,反对封建专制主义,提倡自由平等。特别是校长经亨颐,留学日本,强调“人格教育”,很重视教师质量。在他的倡导下,浙江一师有良好的校风,研求学术,探索真理的空气浓厚,因而学生思想活跃,出刊物,写文章,各种思潮,各种学派交相论争。当时,马克思主义已经开始在中国传播,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李大钊等创办的《晨钟报》、《每周评论》等,都成为俞秀松汲取新思想的源泉。

五四运动的消息传到杭州,打破了杭州长期的沉寂状态。在俞秀松、宣中华等人的领导下,全市中等以上学校的学生纷纷罢课、游行、检查和烧毁日货。俞秀松组织并率领宣传队,到各闹市区去宣传、演讲。俞秀松慷慨激昂地说:“我们堂堂大中华,被小小的东洋欺侮得够苦了,卖国贼帮助东洋帝国主义订立二十一条来害我们,现在又侵略我们的山东,不久就会像朝鲜一样,把我们中国吞并了去,我们一定要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一席话,讲得群情激奋,热烈鼓掌,并跟着俞秀松高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废除不平等条约!”“不卖东洋货!”等口号。

1938年6月,俞秀松和张逸凡被押送苏联。到了苏联便被关进监狱,在“肃反”扩大化时被杀害。 俞秀松是否托派问题,经过详细调查,已经查明完全是王明、康生的诬陷。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为表彰俞秀松烈士对革命的功绩,曾于1962年向俞秀松家属颁发了烈士光荣纪念证。但由于康生的阻挠,这位对创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有卓越贡献的烈士事迹,仍鲜为人知,甚至连名字也不见党史记载。直到粉碎“四人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推翻了加在俞秀松身上的一切不实之词,为他平反昭雪。



施存统

来源:百度百科

施存统(1899——1970),浙江金华人,社会活动家、经济学家。1917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五四运动爆发后发起成立新生学社,参与创办《浙江新潮》,在第2期上发表反封建家庭制度的《非孝》一文,影响巨大。

1920年5 月参加创建中国共产党上海共产主义小组。1922年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当选团中央书记。1945年与黄炎培发起创立民主建国会。1949年后曾任劳动部第一副部长,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第二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等职




高君宇

来源:百度百科

高君宇(1896年—1925年),原名高尚德,字锡三,号君宇,山西静乐峰岭底村(今属太原市娄烦县)人。五四运动时为北京大学学生会负责人。

1912年考入山西省第一中学,因才华出众,以“十八学士登瀛州”而享誉省城。少年高君宇对社会政治问题非常关心,订购了《晨报》、《申报》、《康梁文钞》等进步书刊研读。1915年,他参加了反对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的斗争,捐款翻印“二十一条”全文广为散发,组织游行和街头演讲,声援蔡锷等人护国反袁斗争。1916年,高君宇自山西省立一中毕业,并于同年考入北京大学理科预科,两年后转入北京大学地质系学习。 十月革命后,高君宇和邓中夏、黄日葵、许德珩等同学,经常聚集在李大钊那里,共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十月革命的经验,寻求改造中国社会的方法和道路。



黄爱

来源:百度百科

黄爱(1897—1922),湖南常德人,湖南工人运动领袖。1913年秋考入湖南甲种工业学校机械科,和萧同兹、庞人铨是同学,毕业后到湖南电灯公司当技工。黄爱有志于工业救国,又考入天津直隶专门工业学校。

五四运动爆发后,在天津参加反帝爱国斗争。在天津学联执行部、《天津学生联合会报》工作,与周恩来一同战斗。随觉悟社和天津学联请愿团赴京向北洋政府示威,要求释放被捕代表、惩办卖国贼。曾在北京新华门被警察捕押38天,后又被直隶专门工业学校以旷课过多开除学籍。黄爱在北京加入工读互助团,继续在北京、天津等地从事工人斗争。


1922年1月13日,湖南第一纱厂工人发动大罢工,遭到反动军阀政府的残酷镇压,当场死亡3人,伤30人。黄爱和庞人铨闻讯后立即赶到现场指挥,代表工人向反动军阀政府提出:给工人发双薪,军队一律从纱厂撤出,发给死难丧葬费,被伤工人发给调治费等,共11项合理要求。黄爱激动地说:“我决定洒我的热血,作第一个牺牲者,去换得自由来,将来世界能享着自由,这不是我最大的希望么!”北洋军阀政府对黄爱长期以来从事工人运动恨之入骨,1月16日夜,派兵包围湖南劳工会,逮捕了黄爱和庞人铨。因他和庞人铨在工人中享有较高威望,北洋军阀当局未经审讯,第二天(1月17日)清晨,即将黄爱和庞人铨在长沙浏阳门外惨杀,黄爱被砍三刀后仍奋力高喊:“大牺牲,大成功!”


团的发展史


庞人铨

来源:百度百科

庞人铨(1897年10月16日—1922年1月17日),男,湖南省湘潭县人,字寿纯,笔名龙庵,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毕业于湖南省甲等工业学校。

庞人铨是湖南工人运动领袖,湖南劳工会创建人之一。1922年1月17日与黄爱一起被湖南军阀杀害于长沙。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称他俩是“中国第一次为无产阶级而死的先烈”。

1921年2月,庞人铨组织纱厂工人游行示威,向赵恒惕的省政府和华实公司提出抗议,要求将纱厂收归公办。4月2日,庞人铨又发动纱厂工人组织纱厂审查委员会、工程委员会、营业委员会、公务委员会。4月13日,因省政府及华实公司对劳工会提出的要求置之不理,愤而组织各工厂、工校3000多人渡河到第一纱厂举行大示威。赵恒惕闻讯,即派军警数百名赶到现场镇压,黄爱被捕。5月1日,庞人铨独撑危局,仍然领导工人群众举行了湖南首次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活动。经过一百天的斗争,华实公司被迫与劳工会订立条约。